11817065_1637524719793771_8867694707770493022_n  

{上課心得}

如果對方是劈哩啪啦跟我講,我會安靜點頭聽他說,但如果對方支支吾吾講的時候,我就會一直問他是這樣嗎?還是那樣?雖然我覺得自己是個會傾聽的人,但因為我個性急,對方慢時我就會很不耐煩,我會覺得對方跟我講心事或困難,是希望我可以給回饋,所以聽完後我會很認真地聽、分析、給回饋,但就像老師講的對方說不定是感性方,他只是需要我聽一聽而已,而我還滿不會處理這個部分。

共識VS共事

這段很有感觸,因為我認為沒有共識無法共事,但對我而言共識很難很難,要把夥伴聚集在一起的能力還很缺乏,這一點也反映在各個社團中。

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"做功課":

之前也有老師提過要做功課,但這是第一次有老師帶著我們做功課,感覺特別不一樣,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我們已經做功課了,但事實上別人做的功課更深入。

在活動中,我一直很想找出廷豪學長到底主持老師的哪一本新書發表會,之前只是接收到這個消息,但我並沒有深入去了解細節,假設今天做的功課夠深就不害怕老師的追問。

這如同,今天老師若聽到主持人在介紹時,說了一個很深入的介紹肯定會讓老師留下印象。

{主持心得}

把三面模擬主持的稿修該後,便很放心,直到周三連絡文耀忠老師時,得知上午場老師更動,且尚未確定是哪位老師時,從老師口中聽到這個消息時,雅婷心都停了好幾拍,直到星期五下午才知道由王東明老師代課,看到玉珠助教的訊息時,雅婷心又停了好幾拍,天啊~是王東明老師,我從沒想過第一場主持就遇到王東明老師,怎麼說呢?每次都會看到老師的臉書貼出與學生的合照,那合照凸顯出老師的親明,很擔心第一次主持讓老師對桃園留下不好的印象,也很擔心颱風後、父親節後,原本桃園上課人數就不多,怕8/9人變得更少,隨著上課時間的推移,學員比我們想像中的多。

原本不緊張的我也隨著時間逼近、學員人數增加、學員期待中漸漸地越來越緊張了,尤其是老師、學姊坐在台下更是緊張。

第一次主持的緊張感讓我想起第一次台宣,但也想到第二次台宣時,那個完全不緊張的雅婷,相信經過上台次數的增加緊張感會也會隨著減少。

而下午才得知文耀忠老師無法如期到場,由王東明老師上課,這也讓我有點緊張,原本準備很久的講師介紹,現在派不上用場。
=>三個優點&三個改善

好像沒什麼優點...

1.別只cue上課活潑的學員

2.動作要再大一點

3.左右不適合移動,可前後移動

我對老師的印象十分深刻,從老師的行李箱到裝備,甚至是中午休息時間的進修,老師完全是個講培的典範:嚴以律己,言行合一,豐富智慧,追求卓越。

P_20150809_124417[1]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雅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